【光復藍圖:第三章|香港人,香港Brand】

回覆文章
emily
文章: 19535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4, 2022 7:01 am

【光復藍圖:第三章|香港人,香港Brand】

文章 emily »

【光復藍圖:第三章|香港人,香港Brand】

還記得香港國歌《願榮光歸香港》帶給我們的震撼嗎?

甚麼是香港人?

小時候,我懵懂地以為拿著香港身分證便是香港人。長大後回想,發覺事實怎會如此簡單呢。流散時代下,如此粗疏的分辨方式更顯得不合時宜了;我們要急切地找出一個合理而大眾有共識的港人身分定義,才可能在各地走下去,避免族群割裂。

2014年梁繼平等人所著的《香港民族論》一書超前於社會潮流,奠下理論基石,更惹來梁振英口誅筆伐。不過,我們未竟全功,至今尚未有一個受廣泛認同的香港人身分定義。缺乏共同認可的貼地定義下,海外與本土港人的分歧會急遽擴大,形成斷層。

就此,如果不同社會階層、社運圈、學術人士、各大小港人社區能夠為「族群存續」著想,共同推廣一個簡單易懂、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港人定義,對香港人會無往而不利。

▍流散時代裡的香港人定義
2019年11月,幾位同路人和筆者在Telegram上討論甚麼才是香港人。當時,我寫下四個必要條件,現在一併公開,期盼能和大家一起反思。

簡單來說,任何人:

(1)心底裡認同自己是香港人,
(2)鍾愛香港文化,
(3)會說,或願意學習廣東話及/或英語,及
(4)把香港長遠利益、存續放於首位(如不會為了自由行帶來的短期暴利扭曲香港長遠經濟結構),

就是「香港人」、「香港民族」。

換言之,只要符合這四個必要條件,不論你的血緣、膚色如何,出身地在哪,現正身處何方,都是一個香港人,也是香港民族的一分子。這個定義正正令香港能夠與時並進,與加拿大、英國、美國等現代文明國家的公民國族體系接軌,脫離中共那一套封閉的人種國族定義。

▍新加坡與台灣的啟示
同為彈丸之地的新加坡,1965年獨立時制定的憲法訂下新加坡人不分宗教、種族、血緣、出生地,各族平等,不得歧視的原則;其公眾假期、房屋政策也貫徹種族融和的法則。拜此遠見之賜,新加坡在群雄虎視眈眈的東南亞才能維持凝聚力,逐漸站穩腳步。

另一邊廂,台灣國父李登輝在《新•台灣的主張》一書革新了台灣人的定義。因為他明白到台灣人的身分定義是國家存續的關鍵要素之一。他說台灣人應該『跨越省籍、族群、出身地的差異,合力鞏固台灣這個「生命(命運)共同體」』。

同理,作為本土派的筆者一貫反對粗淺地把所有非香港出生,或宗教、膚色不同的人貶為「蝗蟲」或外人。

值得慶幸的是,2016年梁天琦之崛起與2019年的種種讓我們開始從這個牛角尖中走出來。假如非香港出生的天琦都不配稱為香港人,還有甚麼香港人配?還記得2019年街上的南亞裔前線手足?還記得警察以水炮掃射尖沙咀清真寺後,重慶大廈和一眾同路人的真正 We Connect嗎?初選47人案中,我們更有南亞裔的安德魯。

▍背後理念
條件一(心底裡認同自己是香港人)源自於反思中共所訂的橫蠻國藉法。中共強行以基本法之名,把中國國藉以血統方式加諸於香港人身上;港人想擺脫國藉也無從擺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斷不能和中共一樣粗暴地斥諸血緣。

去年7月,我在華盛頓遇到一名致力協助光復香港的廣州裔美國人。她說,即使她全心全意幫助香港,在香港電視文化中長大,但她未曾到訪香港,始終不認為自身是港人。語畢,同桌的手足便明白條件一之必要性了。

至於條件二、三、四,說穿了就是為香港的存續預備必要的土壤。生於憂患,死於安逸。新加坡之所以能在缺乏天然資源,受宗教國家包圍下突圍而出,絕大程度建基於新加坡政府把獅城的國家利益與存亡放於首位,而非對他國唯命是從。

▍ 建構、延續香港人身分認同
策略上而言,為了建構、延續香港人身分認同,我們可從三方面著手:(1)文化、(2)語言、(3)歷史。因此,無論是香港本地的香港史講座、日本東京的香港藝術展覽,還是美國聖地牙哥的香港社區聚餐,抑或是英國倫敦的612集會,無不發揮著延續香港人身分認同,以至建構香港民族想像的功用。最近英國的Hong Kong March是不俗的嘗試;瑞士蘇黎世更有一間集零售與藝術於一身的香港店鋪面世。

實際操作而言,文化相關(如音樂、藝術、飲食)的活動也是最容易申請各國政府資助,吸引最多義工與人流的;這類活動能幫助港人組織站穩陣腳。然而,如第一、二章所說,因為港人缺乏共同宗教信仰,無論我們怎麼努力延續身分認同,香港人能和中共一爭高下的時間短則一代人,長則三、四代人而已。

故此,我們整個族群不能只停留在第一策打轉;待各組織企穩陣腳、海外黃圈(香港人經濟圈)所創造的資源增加了,便要開始進一步分工。當解決了自身生存的問題,有能力、資源者理應跳出舒適圈做難做的事。

▍小結
最後,近日有文章指出所謂「區佬化」現象;該文有其道理之處,但也忽略了組織草創時期需要透過社區活動吸納政府資源、擴展網絡的實際考慮。只要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各事的緩急輕重,不斷調整「攻、守」行動之比重,總可以走下去的。

黃圈議題受篇幅所限,會被放在稍後章節探討。下一章,《國際線與國際跣》見。

#hongkong
#homekong

回覆文章

回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