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專題:《第二屆香港峰會——溝通困境、身分認同、路線抉擇》之二】

回覆文章
emily
文章: 19531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4, 2022 7:01 am

【如水專題:《第二屆香港峰會——溝通困境、身分認同、路線抉擇》之二】

文章 emily »

【如水專題:《第二屆香港峰會——溝通困境、身分認同、路線抉擇》之二】

Anna Kwok 郭鳳儀

*所謂溝通,溝埋一齊就通?*

往年與今年峰會最顯著的分別,是從一個美國港人社群峰會,變成一個全球港人聚首的政治方針初探峰會。
在剛開始設計今年峰會的形式與討論時,團隊內部參照上年的會眾後續意見,希望今年能夠有更多閉門討論的機會。所以我們除了在個別環節協助參與者拓展各自的政治網絡(如開幕晚宴、四個工作範疇的研討會、在國會山莊與兩黨、兩院議員見面)外,其餘環節都希望設計一套能打開不同地域港人討論的方式。
要進行這樣的討論並非易事。畢竟不少參會者即使過去耳聞其他區域的活躍港人名字,卻未必曾經相見;或者有些人一直「單打獨鬥」支撐所在地的香港倡議工作;又或者有些人雖曾見面但已多年未重聚,籌委都難免擔心,突然讓百多個內心充滿不少情緒與想法的「網友」放在同一個物理空間,溝通上會有暗湧或熱情難耐的狀況。所以在峰會之前,籌委有諮詢過去一年參與了其他幾個閉門峰會的人,聽取其經驗和反饋。我們聽到其中一個較為深刻的反思,是一些身處不同地域的香港人在這些會議中都難以找到順暢的溝通方式。言下之意,就是「雞同鴨講」。明明大家都是香港人,都在講廣東話,但總是一句起、兩句止:甲描述了自己的政治經驗與現行工作,乙也同作分享,但總是不能把話題延續,或找不到溝通的目的和方向。
「我在臺灣,你在英國,在臺灣的香港人連是否能夠繼續居臺都未確認,你已經在討論如何讓下一代在英國上中學。我不清楚你的目標群眾及從而引申的計畫,也不知道我與你溝通有甚麼意義。」
聽到不同會議參與者反映這種「本來滿心期待但卻未能達成」的溝通,除了令我們想到跨國聯繫工作上的難關,也令筆者稍有擔心,未來是否會出現幾個平行存在而不能互相 synergize 的「香港社群」?
憶起過去一年在美國與不同社群互動的體驗,這種懸浮未明的聯繫性似乎不只是國與國及地域分隔而面臨的溝通挑戰:
上年度與 SWHK 合辦的首屆峰會,籌委以美國港人社群為峰會凝聚的目標群組。我們希望能夠在實務及操作層面,促進各參與者討論期望建立的美國港人社群平台。討論過程中,我們嘗試量化一條較複雜且非常天馬行空的問題—邀請參與者以 1 至 10 作評分,詢問他們希望擁有一個比現時更中心化(centralized)還是更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協作平台。互動結果是上年約一百名參與者平均傾向想要一個比其時稍為中心化的平台,但又不希望建立一個非常中心化、自上而下(top-down)的平台,例如立即成立流亡政府。於是,過往一年的美國港人社群開始多了一個百人交流平台,亦在平台延伸出幾個聚焦特定議題的工作群組。這些工作群組協調各組織推動不同的倡議計畫,亦頗有成果。例如他們群策群力推動美國港人 DED 救生艇政策續期,又舉辦香港經貿辦示威與推動《香港經貿辦審查法案》等。我們在過程中嘗試與眾人共同推動、凝聚、勾勒政策倡議的方向共識,又協助一些單人搞手獲取資源及實務協作,期望能夠更有效地動員在美港人社群的整體政治力量,提升香港人在美國行政、立法層面的倡議實力與政治效能。過去一年,這種平台式的合作在實務上有其政治效用,亦令美國港人社群在政策倡議之領域有所斬獲。
然而,在實務上找到新方式後,隨之而來衍生的新問題,就是當平台帶來更多人與人的溝通時,自然會出現分歧與爭執。當然,有人的地方必然有分歧,而多人的地方也自然有更多分歧,這是無可避免的。但在跟進與理解某些分歧的過程中,我開始發現,即使看似是基於工作手法、情緒表達、政治主張的表面分歧,2023 年的香港社群似乎比起以往幾年,更掙扎尋找基底的 common ground,亦同時更難定義誰算是「自己人」、「盟友」、「同道中人」。在本年 3 月,HKDC 團隊著手舉辦在美香港人城市論壇,以紐約市的港人社群作第一個試點。討論期間,我們發現二十多人的社群成員也出現迷惘時刻,在存在分歧與差異的氛圍下,究竟誰是合作夥伴?誰是我們的對象?是否能吸納當地非港人居民成為香港社群的一部分?為甚麼有些以前出席示威場合的與會者不再出現,或開始抗拒擁抱香港人的身分?
以往說的「香港人,加油/報仇/建國」,這些「香港人」在 2023 年是誰?又在哪裡?
第一節:https://shorturl.at/zDSX3
全文請看:https://flowhongkong.net/flow11/
回覆文章

回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