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何謂法治,近日開展了一場有意思的隔空思辯。
一邊廂,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他在法治教育論壇之上,大談他心目中的法治;另一邊廂,是正被長期關押的鄒幸彤,獲得歐洲律師協會人權獎,她在獄中寫了一篇致謝辭,分享她的看法。
兩件幾乎同時發生的事,巧合地展現了對於「法治」,截然不同的觀點。
林定國的說法,是他作為香港行政機關的法律首長,在官方主辦的教育論壇的表述,這套「法治觀」,既是官方立場,亦是政權希望下一代接收、接受的價值觀。
他提出的,其實是相當常見的一套:法律應該要有合理的透明度,對人權自由有合理保障,但又不能毫無節制,平衡點的基本,是行使個人自由不能影響他人,更重要的是,法律要能有效落實執行,「法律幾好,執行唔到都無意思」,更強調市民要自主、自覺守法,以至提出他每日都會觀察市民過馬路的「法官指數」。
講到底,官方的一套,就是法律必須遵守,即使有人覺得,法律本身並不永遠合理正確,「你覺得唔公道,係你個人意見」,林定國認為公道、正義、公平「係無一個定義」,700 萬人可能有 700 萬套標準,但不能因為不同意法律就不遵守,「點可以純粹係自己覺得公平,用自己標準決定自己遵唔遵守法律,個世界會變成點」,而即使法律真的有問題,都應該和平理性按程序爭取改變,更重要的,是由有獨立審判權的司法機關,去判斷誰是誰非。
身在監獄的鄒幸彤,撰寫致謝辭時,當然不知道林定國的講法,只是類似的一套過去幾年官方已重覆過很多次,鄒幸彤在她的講辭中提到一句,「將法律偶像化」,恰恰就是林定國講法的縮影,將法律放在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但鄒幸彤不同意。
她說規則或法律,最終都是取決於由誰去制定、解釋和執行,法律本身並非「神聖、絕對的真理」,歸根究底是「權力的表述」,而由不公正權力支撐的法律,「可能帶來最恐怖的噩夢」,納粹大屠殺、新疆維吾爾人的迫害,都是通過法律,「由此,法律成為安撫我們的良心 、麻痺我們惡行的藉口。」
她舉例,香港成千上萬的抗爭者,因為港英遺留下來的公安條例被拘禁,煽動罪成為警方打擊言論自由的武器,陳伯在獅子山舉書法,被指控違反《郊野公園條例》,異見政黨因為反洗黑錢法規,被銀行拒之門外。
林定國提到過,香港的法例都受國際人權法約束,但鄒幸彤卻認為,在這些官方的宣告背後,實際上人權被肆無忌憚踐踏,「只不過是法典上的裝飾」,過去幾年許多最嚴重侵犯人權行為,其實都是經法院批准或執行,「不是因為法官突然忘記了我們的人權法」,而是法律一直被重新詮釋,例如經常被高舉的國家安全,法庭照單全收中共的敘述,如此下來,獨立的法院只會「淪為黨的意旨的執行者」,結果監獄被良心犯塞滿,繼續去強調司法仍然獨立,「實際上無關痛癢」。
「當「獨立」的法院「自願」監禁異見人士並摧毀公民社會時,還有什麼需要干預的呢?」鄒幸彤如此反問。
兩套對法治的觀念,誰是誰非自有公論,但或許我們更應留意到的是,其中一套觀念正被不斷地高舉強化,試圖被豎立為不容挑戰的絕對真理,另一套卻被埋藏在權力和鐵窗背後,徹底消失在大眾的目光之外,甚至如此引述都可能會被扣上煽動的帽子,一如《立場》案其中一篇「罪證」,就是鄒幸彤當年獲得另一個人權獎的報道內容。
可怕的不是社會對法治有不同詮釋,而是與官方相左的意見完全被噤聲至消亡,一如終審法院外,懲教署為了撤底阻隔鏡頭、不讓鄒幸彤被人看見而拉起的那塊遮光布。
對於何謂法治,近日開展了一場有意思的隔空思辯。
前往
- 新聞
- ↳ 香港新聞
- ↳ 財經新聞
- ↳ 中國新聞
- ↳ 台灣新聞
- ↳ 世界新聞
- ↳ 美國新聞
- ↳ 專題
- ↳ 黎智英案
- ↳ 23條
- ↳ 47人案
- ↳ 721
- ↳ 屠龍小隊案
- ↳ 熱點話題
- 金融財經
- ↳ 地產
- ↳ 加密貨幣
- ↳ 香港股市
- ↳ 美國股市
- ↳ 投資策略
- 海外生活
- ↳ 活動
- ↳ 組織
- ↳ 美國 USA
- ↳ 北加州 Northern California
- ↳ LA, San Diego, Southern California
- ↳ 德薩斯克 Texas
- ↳ Austin Texas
- ↳ Houston
- ↳ Dallas
- ↳ Frisco
- ↳ Plano
- ↳ 紐約 New York
- ↳ 亞利桑那 Arizona
- ↳ 西雅圖 Seattle
- ↳ Sacramento
- ↳ Washington DC
- ↳ Atlanta
- ↳ Boston
- ↳ Chicago
- ↳ DC Maryland Virginia
- ↳ Florida
- ↳ Las Vegas
- ↳ Michigan
- ↳ Minnesota
- ↳ North Carolina
- ↳ Pennsylvania
- ↳ Philadelphia
- ↳ 英國 England
- ↳ Aberdeen
- ↳ Aylesbury
- ↳ Birmingham
- ↳ Bishop’s Stortford
- ↳ Bolton
- ↳ Brighton
- ↳ Bristol
- ↳ Brunswick
- ↳ Cambridge
- ↳ Cardiff
- ↳ Chichester
- ↳ Colchester
- ↳ 克魯 Crewe
- ↳ Durham
- ↳ Edinburgh
- ↳ Exeter
- ↳ Glasgow
- ↳ Guildford
- ↳ 北愛爾蘭 Ireland
- ↳ Kingston
- ↳ Leeds
- ↳ Liverpool
- ↳ 曼徹斯特 Manchester
- ↳ Milton Keynes
- ↳ 倫敦 London
- ↳ Newcastle
- ↳ Nottingham
- ↳ Oxford
- ↳ Reading
- ↳ Scotland
- ↳ Sheffield
- ↳ Solihull
- ↳ Southampton
- ↳ St. Albans
- ↳ Sutton
- ↳ Swansea
- ↳ Swindon
- ↳ Tunbridge Wells
- ↳ Warrington
- ↳ Watford
- ↳ Yorkshire
- ↳ Eastbourne
- ↳ Wales
- ↳ 加拿大 Canada
- ↳ 多倫多 加拿大 Toronto Canada
- ↳ 溫哥華 加拿大 Vancouver Canada
- ↳ Calgary
- ↳ Edmonton
- ↳ Winnipeg
- ↳ 滿地可
- ↳ Halifax
- ↳ Ottawa
- ↳ 澳洲 Australia
- ↳ 悉尼 澳洲 Sydney Australia
- ↳ Brisbane
- ↳ Melbourne
- ↳ Victoria
- ↳ 珀斯 Perth
- ↳ Adelaide
- ↳ Gold Coast
- ↳ Christchurch
- ↳ 坎培拉 Canberra
- ↳ Macgregor
- ↳ 台灣
- ↳ 德國
- ↳ 日本
- ↳ 紐西蘭
- ↳ 歐洲
- ↳ 韓國
- 各行各業
- ↳ 會計 Accounting
- ↳ 金融 Finance
- ↳ 工作面試 Jobs Interview
- ↳ 建造 Construction
- ↳ 教育 Education
- ↳ 設計 Design
- ↳ 工程 Engineering
- ↳ 飲食 Food and Drive
- ↳ 信息技術 IT
- ↳ 物流 Logistics
- ↳ 醫療 Health
- ↳ 零售 Retail
- ↳ 製造業 Manufacturing
- ↳ 搵工討論
- ↳ 創業
- ↳ 房地產 Real Estates
- ↳ 求職廣告
- ↳ 職位空缺廣告
- ↳ 公務員
- ↳ Software
- ↳ Hardware
- ↳ 各行各業討論
- ↳ 參軍
- 男女關係
- ↳ 婚後討論
- ↳ 戀愛討論
- ↳ 愛情廣告 - X找Y
- 興趣
- ↳ 寵物
- ↳ 烹飪
- ↳ 電影
- ↳ 汽車 Auto
- ↳ 美容心得
- ↳ 體育世界
- ↳ 貼圖影片
- ↳ 學術文化
- ↳ 數碼科技
- ↳ 影視娛樂
- ↳ 電腦遊戲
- ↳ 購物貼士
- ↳ 軍事
- ↳ 紫微斗數
- ↳ 健康醫療
- ↳ 旅遊探險
- ↳ 音樂
- ↳ 家庭與兒童教育
- 校園
- ↳ 美國大學
- ↳ 英國大學
- ↳ 海外大學
- ↳ 高中和小學
- 光復香港
- ↳ 組織
- ↳ 活動
- ↳ 新聞
- ↳ 討論
- ↳ 黑警/親共人士資料
- ↳ 加拿大
- ↳ 美國
- ↳ 英國
- ↳ 黑警
- ↳ 被捕人士收信部
- ↳ 文宣
- ↳ 科技資訊
- ↳ 中國民主運動
- ↳ 法庭新聞
- 黃色經濟圈
- ↳ 推薦
- ↳ 投訴
- ↳ 活動
- ↳ 討論
- ↳ 店舖資訊
- 管理處
- ↳ 投訴部
- ↳ 常問問題
-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