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草也不反抗,那就永遠吃草下去? 顏純鈎
很多網友在我上一篇文章後留言,說我太樂觀,中國人是吃草也不會反抗的。照此說法,如果有一天真的吃草了,中國人還準備忍受,那豈非中國人子子孫孫都要吃草過日?
這當然是極端的說法,王岐山如此說,證明中共不在乎人民吃草。人民吃草也不會反抗,那中共權貴家族的鐵桶江山,當然也可以天長地久。
看到大陸各省民眾在烈日和暴雨下排隊做核酸,看到被封控的市民餓得受不了選擇跳樓,看到十六歲少女發高燒得不到治療,親人眼睜睜看著她不治身亡,我們真的會對大陸人的溫順和軟弱感到絕望。這種事惹發生在香港,相信香港人會拚死反抗。
當然,這和中國人的民族性有關,和七十多年中共的洗腦有關,和嚴酷殘暴的專政手段有關。但我們也不要忘記,今日中國,再也不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現在中國年輕人,與他們的祖父一輩相比,個人經歷完全不同,個人見識和眼界也完全不同,大饑荒年代中國人活活餓死在村裡也不敢出門逃荒的生活,現在不可能再發生了。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救了中共,中國人也嚐到一點甜頭。改革開放後中國人的日子好過了,這不是中共的偉大,是中共為生存不得不對中國人鬆綁,一旦髮綁即出生天。
要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中國人就一直習慣窮困,一直呆在窮鄉僻壤,面朝地背朝天耕田勞作,沒有機會過上溫飽日子,沒有機會旅遊見世面,沒有機會搬進公寓樓房,開車出入,到餐館享受美食,那麼再來一次大饑荒,再來吃草吃觀音土,甚至易子而食,那也是可能的。因為永遠窮,窮就變作宿命。
但現實卻是,隨著改革開放,社會財富積累了,中共權貴家族得了大頭,窮奢極侈,身家動輒百億,社會油水多少流一點到尋常百姓家裡,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這種實質的改變,使大多數中國人體會到有錢的好處,不但吃飽穿暖,還能講究吃穿,還能追求更高水平的物質與精神生活。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窮苦走到溫飽,日子一步步向好,人的心情會舒暢;反之,由溫飽走向凍餒,走向朝不保夕,日子一步步向壞,人的心情會惡劣。上世紀六十年代吃草,與今日吃草,感受完全不同,這一點不可忽視。
此外,多年經濟上升,國門打開,很多中國人見識了外部世界的好處。中國人到美歐各國旅遊,港澳台更近在咫尺,他們親眼目睹資本主義社會的繁榮,人民的自由與生活保障,兩種制度的對比感受強烈。中共若繼續開放,中國人對未來會保持樂觀想像,中共若走回頭路,中國人會對未來感到絕望。現實的痛感最終會引導中國人反思國家體制,明白不改變體制,命運的改變就沒有可能。
改革開放後幾代年輕人到西方國家求學,人數以百萬計,大部份畢業後回國工作,成為社會中堅,他們對西方社會有切身體會,對制度差別有深刻認識。再加上改革開放引進西方學術思想,衝擊共產黨專制文化,自由民主的理念在知識界已經扎根。中共暴力手段強硬,中國人只好隱忍,一旦體制鬆動,現代思想會再被激發出來,那時就如江河決堤,一瀉千里。
中共盤剝民脂民膏,把自己養肥了,國退民進時經濟有進帳,國進民退就開始掏空家底。家大業大,地方財政嗷嗷待哺,再加上對外大撒幣對內維穩,早已經寅吃卯糧。當坐吃山空那一日,退休金與健康保險破產,十三億人生活半天吊,政府無錢運作,那時政令不出中南海,政府機器無法運轉,基層民眾乘機作亂,你還相信中國人願意吃草過日嗎?
改革前二十年積下的財富,供中共揮霍了二十年,還能支撐多久?日後外受西方國家排擠壓榨之圍,內受經濟失速民生困頓之迫,中共靠什麼走出困境?靠習近平的大話可以嗎?靠勒緊國人肚皮可以嗎?王岐山說中國人可以吃草三年,就算如此,三年後又如何?
中國人不會等到吃草那一天才作亂,只要房子車子供不下去,失業三餐不繼,人心就開始不穩了。中共為共產「初衷」實行國進民退,又要指望經濟不崩盤,就好像習近平抓住自己的頭髮,能讓自己升上天嗎?這是中共的死癥,神仙也救不了。
因此,我對中國未來,仍保持謹慎的樂觀,中國人寧可經歷一次巨痛,也要徹底改變中國,若非如此,任由中共把中國打造成放大的北韓,那中國人將永無翻身日子,香港人也永無翻身日子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 ... tid=OgCMUw
吃草也不反抗,那就永遠吃草下去? 顏純鈎
前往
- 新聞
- ↳ 香港新聞
- ↳ 財經新聞
- ↳ 中國新聞
- ↳ 台灣新聞
- ↳ 世界新聞
- ↳ 美國新聞
- ↳ 專題
- ↳ 黎智英案
- ↳ 23條
- ↳ 47人案
- ↳ 721
- ↳ 屠龍小隊案
- ↳ 熱點話題
- 金融財經
- ↳ 地產
- ↳ 加密貨幣
- ↳ 香港股市
- ↳ 美國股市
- ↳ 投資策略
- 海外生活
- ↳ 活動
- ↳ 組織
- ↳ 美國 USA
- ↳ 北加州 Northern California
- ↳ LA, San Diego, Southern California
- ↳ 德薩斯克 Texas
- ↳ Austin Texas
- ↳ Houston
- ↳ Dallas
- ↳ Frisco
- ↳ Plano
- ↳ 紐約 New York
- ↳ 亞利桑那 Arizona
- ↳ 西雅圖 Seattle
- ↳ Sacramento
- ↳ Washington DC
- ↳ Atlanta
- ↳ Boston
- ↳ Chicago
- ↳ DC Maryland Virginia
- ↳ Florida
- ↳ Las Vegas
- ↳ Michigan
- ↳ Minnesota
- ↳ North Carolina
- ↳ Pennsylvania
- ↳ Philadelphia
- ↳ 英國 England
- ↳ Aberdeen
- ↳ Aylesbury
- ↳ Birmingham
- ↳ Bishop’s Stortford
- ↳ Bolton
- ↳ Brighton
- ↳ Bristol
- ↳ Brunswick
- ↳ Cambridge
- ↳ Cardiff
- ↳ Chichester
- ↳ Colchester
- ↳ 克魯 Crewe
- ↳ Durham
- ↳ Edinburgh
- ↳ Exeter
- ↳ Glasgow
- ↳ Guildford
- ↳ 北愛爾蘭 Ireland
- ↳ Kingston
- ↳ Leeds
- ↳ Liverpool
- ↳ 曼徹斯特 Manchester
- ↳ Milton Keynes
- ↳ 倫敦 London
- ↳ Newcastle
- ↳ Nottingham
- ↳ Oxford
- ↳ Reading
- ↳ Scotland
- ↳ Sheffield
- ↳ Solihull
- ↳ Southampton
- ↳ St. Albans
- ↳ Sutton
- ↳ Swansea
- ↳ Swindon
- ↳ Tunbridge Wells
- ↳ Warrington
- ↳ Watford
- ↳ Yorkshire
- ↳ Eastbourne
- ↳ Wales
- ↳ 加拿大 Canada
- ↳ 多倫多 加拿大 Toronto Canada
- ↳ 溫哥華 加拿大 Vancouver Canada
- ↳ Calgary
- ↳ Edmonton
- ↳ Winnipeg
- ↳ 滿地可
- ↳ Halifax
- ↳ Ottawa
- ↳ 澳洲 Australia
- ↳ 悉尼 澳洲 Sydney Australia
- ↳ Brisbane
- ↳ Melbourne
- ↳ Victoria
- ↳ 珀斯 Perth
- ↳ Adelaide
- ↳ Gold Coast
- ↳ Christchurch
- ↳ 坎培拉 Canberra
- ↳ Macgregor
- ↳ 台灣
- ↳ 德國
- ↳ 日本
- ↳ 紐西蘭
- ↳ 歐洲
- ↳ 韓國
- 各行各業
- ↳ 會計 Accounting
- ↳ 金融 Finance
- ↳ 工作面試 Jobs Interview
- ↳ 建造 Construction
- ↳ 教育 Education
- ↳ 設計 Design
- ↳ 工程 Engineering
- ↳ 飲食 Food and Drive
- ↳ 信息技術 IT
- ↳ 物流 Logistics
- ↳ 醫療 Health
- ↳ 零售 Retail
- ↳ 製造業 Manufacturing
- ↳ 搵工討論
- ↳ 創業
- ↳ 房地產 Real Estates
- ↳ 求職廣告
- ↳ 職位空缺廣告
- ↳ 公務員
- ↳ Software
- ↳ Hardware
- ↳ 各行各業討論
- ↳ 參軍
- 男女關係
- ↳ 婚後討論
- ↳ 戀愛討論
- ↳ 愛情廣告 - X找Y
- 興趣
- ↳ 寵物
- ↳ 烹飪
- ↳ 電影
- ↳ 汽車 Auto
- ↳ 美容心得
- ↳ 體育世界
- ↳ 貼圖影片
- ↳ 學術文化
- ↳ 數碼科技
- ↳ 影視娛樂
- ↳ 電腦遊戲
- ↳ 購物貼士
- ↳ 軍事
- ↳ 紫微斗數
- ↳ 健康醫療
- ↳ 旅遊探險
- ↳ 音樂
- ↳ 家庭與兒童教育
- 校園
- ↳ 美國大學
- ↳ 英國大學
- ↳ 海外大學
- ↳ 高中和小學
- 光復香港
- ↳ 組織
- ↳ 活動
- ↳ 新聞
- ↳ 討論
- ↳ 黑警/親共人士資料
- ↳ 加拿大
- ↳ 美國
- ↳ 英國
- ↳ 黑警
- ↳ 被捕人士收信部
- ↳ 文宣
- ↳ 科技資訊
- ↳ 中國民主運動
- ↳ 法庭新聞
- 黃色經濟圈
- ↳ 推薦
- ↳ 投訴
- ↳ 活動
- ↳ 討論
- ↳ 店舖資訊
- 管理處
- ↳ 投訴部
- ↳ 常問問題
-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