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垃圾審計 1|連續七晚打開垃圾 劏房戶近九成垃圾可回收 

發表於 : 週一 4月 29, 2024 12:04 am
emily
垃圾審計 1|連續七晚打開垃圾 劏房戶近九成垃圾可回收 

全文:https://shorter.me/EcWMb

垃圾徵費遭質疑回收配套不足,兩度押後到8月初實施,要求擱置聲不絕。其中,不少劏房戶憂慮購買指定袋造成額外經濟負擔;有見及此,有環保團體聯同大學、社福機構在四月中,為劏房戶安排度身訂造的垃圾徵費教育。計劃讓七戶劏房戶試用指定袋,再連續一星期打開他們的家居垃圾,進行「垃圾審計」,分析當中有幾多垃圾可被回收。

「垃圾審計」在 61 年樓齡的觀塘康寧大廈進行,這幢樓高九層、沒有電梯的唐樓,住有不少劏房戶。綠惜地球、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以及明愛牛頭角社區中心,在本月 15 日至 21 日,合作為大廈劏房街坊試做連續七日的「垃圾審計」,了解街坊掉垃圾的習慣、進而分析如何減輕垃圾徵費對他們的壓力。

連續七晚,工作人員在晚飯時間後聚集於大廈天台,收集七戶劏房居民棄置的家居垃圾。工作人員先為住戶的垃圾磅重,再打開、將垃圾先分類為「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再將可回收的垃圾按類別細分,包括「紙料」 、「 塑膠 」、「廚餘」及「其他可回收物(如金屬、電器、玻璃樽等)」。

根據綠惜地球的一周垃圾審計結果,七個參與計劃劏房戶的棄置垃圾, 每日的可回收比例由 79% 至 92 % 不等,以一周總垃圾量計算,平均逾 87%屬可回收。負責統籌的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認為,結果顯示只要做好公眾教育、有適切配套,可大大減低垃圾量。審計顯示住戶近九成垃圾都可回收,不過現實執行上來又是否切實可行?劏房戶又面對甚麼困難和限制?

#垃圾徵費 #垃圾審計 #綠惜地球 #劏房戶 #指定袋
《集誌社》2024/25年度年訂達標率:25%
PayPal 年訂: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Patreon 年訂:https://www.patreon.com/thecollectivehk
PayMe 年訂:https://bitly.ws/3doj4 (請在訊息欄內填寫電郵)

Re: 垃圾審計 1|連續七晚打開垃圾 劏房戶近九成垃圾可回收 

發表於 : 週一 4月 29, 2024 12:06 am
emily
垃圾審計 2|打開垃圾近九成可回收 劏房戶:缺空間、回收不便難執行 

全文:https://shorter.me/EcWMb

《集誌社》記者在「垃圾審計」首日到康寧大廈觀察,七戶居民希望透過計劃了解,會否有方法「減廢」和「慳錢」,節省日後購買指定袋的費用。

住在唐六樓的陳太,當晚使用了 10 公升指定袋,該袋售價 $1.1,以每日一個計算,每月要花費約 34 元,陳太對此開支感「肉赤」。過磅後,垃圾重 1.185 公斤,當中有逾 98% 都屬可回收的垃圾,包括 0.89 公斤的廚餘,另有 0.28 公斤已受污染、但仍可回收垃圾,包括用完的玻璃醬油瓶、廁紙筒、食物紙盒等。當中只有不足 2% 的垃圾屬不可回收,是一個杯麵盒。

另一參與計劃的單親媽媽陳女士,與一對 12 歲的孖生子女同住在百餘尺劏房,同樣想「慳得一蚊得一蚊」 ;她們當日垃圾重 1.71 公斤,可回收物佔 91.5%、達 1.565 公斤,不可回收垃圾只有 0.145 公斤。

審計顯示住戶近九成垃圾都可回收,現實執行上來又是否切實可行?走入陳太、陳女士的百餘尺劏房,放置碌架床和家居用品後已甚為壓迫,狹小空間要容納三人起居飲食,只能用靠牆位置擺放或掛起雜物。陳太家的「廚房」就在坐廁旁邊,只有一個爐頭,下面尚餘少量空間擺放廚具、食材、清潔用品,以及一個啤酒桶做垃圾桶。陳女士家中也只有一個小型的沒蓋垃圾桶,她認為家中根本沒有空間再做分類回收,「劏房又細,小朋友又要活動,我冇可能掛一袋兩袋回收嘅喺頭頂」。

康寧大廈距離最近的綠在區區回收點「綠在裕民坊」,步行約五分鐘路程,大廈對面的垃圾站亦放置了一部廚餘機。兩人認為以目前配套要每日回收有難度,家居狹小和衛生問題,她們不會放廚餘過夜、每晚到後樓梯棄置;唐樓沒有電梯,想像日後每日飯後要拿回收垃圾、廚餘爬樓梯上落更顯得抗拒。陳女士說:「你叫我幫手分類,我係做得到,但係要我成日爬七樓落去,我覺得我好攰。如果我係住有電梯嘅,搭一搭𨋢落去,掉一掉垃圾,我覺得 OK 嘅,但係日日要我咁樣爬,我會好攰。」

陳太和應說:「好多人提出呢樣嘢(垃圾徵費),佢哋可能自己有工人去幫佢哋做,我哋基層係要自己做,呢啲就會變成我哋嘅日常。但每日都要搵食、湊仔,本身負擔都好重,再搞埋呢度(垃圾徵費),唔只係經濟負擔,精神負擔都好重。」兩人其實都支持減廢回收的理念,但認為要令回收配套更便利,是在唐樓每隔一層設分類回收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