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垢境|工衣背後 日洗近 200 馬桶 74 歲娣姐從自卑到贏得尊重

發表於 : 週三 8月 14, 2024 5:09 pm
emily
垢境|工衣背後 日洗近 200 馬桶 74 歲娣姐從自卑到贏得尊重

全文:https://bit.ly/3X3P7kH

74 歲清潔工友黃素娣——娣姐在葵涌一工廈,每天至少清潔 192 個廁所馬桶,外加清掃大堂、抹樓梯、冷巷喉管等。清晨七時正式上班,但她會提早 45 分鐘到達,只為讓部分八時開工的職員,上班時有潔淨廁所可用,「舒舒服服開始新的一天」。這種「我為人人」的精神到底從何而來?

言談間,不足 140 cm高的娣姐,流露出一份自信,這份自信源自於在紡織工廠當起板師傅,起板可說是整個生產流程的第一步,「可以使喚人、老細都睇我臉色」,可是隨著紡織廠北移內地生產,港府著重環保議題,本港紡織逐漸式微,娣姐由「威水」的大師傅,變成了無業人士。

那時,年近 60歲的娣姐本打算退休,但忙碌工作多年,一時之間變成時間充裕的退休人,很不適應。於是,在朋友介紹下,她以清潔工友的身分,回到了工廠大廈。剛入行的頭半年,她很自卑「唔想見所有嘅街坊,唔想畀人知道,今時今日我要做到呢一類嘢」,甚至萌生了辭職的打算,但「捱捱吓」,今年已是從事清潔行業的第15個年頭。

她說,40多年紡織工作經歷,使她牢牢地堅守「呢份嘢一定要做好、做到啱、唔可以畀人話」的態度 ,因此即使職位 180 度大改變,她仍 「一係唔好做,一做就要用心去做」。 走進娣姐「操刀」的大廈公廁,映入眼簾的是一大幅掛畫和「福字」日曆,在這裡不會聞到一股「惡臭」,相反的是地板乾淨,無水漬、擺滿她在大廈拾到的公仔、枱、櫃檯等物品,帶給人一種回到家的親切感。

從娣姐年輕時拍下的舊照不難發現,她愛清潔也愛打扮,對美學也有一份執著。對於清潔,她也視為一種專業,遇見大廈洗手間的使用者,她總會主動打招呼,在乎他們對廁所的看法,「一定要乾乾淨淨」,也許是這「好客」的態度,贏得大廈的人們尊重,常常擔心她工作會否太累、太熱、為她預留食物、讓她好好休息。

問及工作多年,有否遇到一些不友善的對待,她想了一會說:「我好少畀人投訴,除左一啲無理嘅人,做到今時今日唔想放棄都係因為啲客。」但遇到使用廁所行為較差的人,平日客客氣氣的娣姐,也不怕得罪,反問他們「你係唔係屋企會唔會咁先,唔係點解嚟公廁會係咁(污糟)?」因娣姐在洗手間休息和吃飯,她會「帶錢返工」洗手間添置風扇,也希望使用者可以尊重這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