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鋒讀《滅頂與生還》有感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2, 2023 3:23 pm
之鋒讀《滅頂與生還》有感
在從前的日子,有時好些人都會用最純粹最壁壘分明或正邪對決的二元視覺看待事態,習慣將人們區別為好人和壞人;若果被歸類為「正派」的角色表現超出自身接受範圍,遭貶斥為「一定係鬼」也不罕見。其實往日盛極一時的捉鬼論之所以流行,某程度源於人們在看到表現不符個人標準尺度者之際,往往傾向片面地解讀為「一定係對家派來我方潛伏搞事嘅人」;同時預設了「(特別是)自己(有私交的)人」的純正性及必定存有正當動機。這類定型和標籤,使我們疏於思考和理解複雜的人性。即使是同一旗幟之下,每個人的動機、欲望與追求,即期望達致的自我實現,其實一直都存在相當多的差異。
輾轉見證種種至今,大抵已有更多人明白「團結不分化」從來不應該是個「一句了事」平息爭端的萬能KEY。即使是同路人,在遭遇試煉時,其舉動令人失望、不忿、為之不齒也可以是不下於所謂「對家的人」。固然對同行的人所造成的傷害或有猶如十小辣至大辣般的程度分野,但對於坊間急於為種種令人失望的行徑搬出理由,嘗試尋找合理的解釋,包括「定必有難言之隱」、「本意為善」,或迴避不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這都反映人們由適應、消化到從來實相就沒有那麼純粹無瑕。
當然,每人皆有自己的苦衷。相較從前簡單地把加害者及受害者區分於兩個陣營,若仍對事態保持關心的話,都該意識到「受害者」與「加害者」兩個身份會有重疊的光境。重點在於我們需要突破以二元理解當前的局面,儘管實踐起來殊不容易。近日不時想起去年讀過納粹集中營倖存者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著作《滅頂與生還》,當中李維對集中營經驗的省思和感悟。據書中附錄簡介,此傳記「觸及人類道德責任最重要的關鍵議題,不再討論遣送(猶太人)的過程和滅絕經驗,談的是記憶如何運作權力的「微物理變化」,以及如何定義「通敵」這個「灰色地帶」。謹摘錄數段作分享:
————「集中營內部的人際關係網絡並不簡單,不能簡化為受害者和迫害者兩個陣營⋯⋯剛到集中營的人不分老幼,都預期自己會進入一個恐怖但可以理解的世界,一個符合我們自古以來認同的簡單模式的世界:『我們』在內,敵人在外,敵與我之間隔著一條涇渭分明的地理界限。然而進入集中營後受到的衝擊教人猝不及防。我們被扔進一個不只恐怖,而且難以理解的世界,一個無法套用任何模式的世界,敵人不慬在周圍環伺,也在我們之中,『我們』失去了界限,競爭者不再是對立的兩方,也不再有明確的單一邊界,取而代之是模糊不清的諸多邊界,甚或是每一個個體與個體之間不計其數的邊界。」(P.55)
————「在進一步討論變造過往記憶(以及其他記憶,這個觀察適用於所有記憶)之前,必須知道扭曲事實往往受限於事件本身的客觀性⋯⋯一般而言,我們很難否認自己做了某個行為,或否認這個行為發生,但是⋯⋯促使我們做出該行為的背後動機,以及行為發生當下的情緒反應⋯⋯『你為什麼做那件事?』或『你做那件事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這類問題的答案向來不可靠,因為心境本來就易變,而要記住當時的心境無異於天方夜譚。」(P.46)
————「當然,這些說詞,以及許許多多他們或在他們彼此之間可以說,但最終沒有說出口的那些話,都不能從字面上來看。我們不能期許這些曾經親歷絕境之人說出符合⋯標準⋯⋯他們其實是在抱怨,在詛咒,是贖罪,也是為自己開罪,試圖找回自己。我們聽到的是自我解放的情緒渲洩,不是讓人難以正視的事實真相。」(P.69)
————「其實(羅茲猶太隔離區委員會主席)盧姆科夫斯基這個人物比他截至目前為止表現出來的更為複雜。他不只是叛徒和通敵共犯,就某個程度而言,他除了要讓別人相信,也得慢慢說服自己,相信自己是彌賽亞,是他子民的救星,所以他應該偶爾也想過要行善。因為必須施恩於人,才能覺得自己是個善人,即便貪官汙吏也樂於享受自己是大善人的感覺。弔詭的是,從心理上以加害者身份自居的他,有時候會改以被迫害者自居,或兩種心態同時並存。對此,(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曼說,那是因為人類是混亂的生物。我們可以補充說明:面對的壓力越大,人就會變得更混亂,然後失去判斷能力,跟羅盤在地磁南北極會失控亂轉一樣。」(P.80)
————「因為創傷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創傷的後延性,嵌入事件後的每一個日常中。它既抽象又實存,見不到血用模糊,但每一次呼吸,都能讓傷口疼痛;引發傷痛的事件早已成為過去,但傷痛的感知,卻永遠在當下,在每一個生命呼吸的當下,也在每一個將成為當下的未來。就是這點讓人無法忽視。政治暴力創傷,更是永恆的現在進行式,因為當施暴者⋯是整個體制,當事人身在其中,傷痛源沒有消失,仍在四面八方,根本無路可逃。除非你找到直面它的方法,除非你找到與它協商共處的路徑。」(P.6)
在以上摘錄段落當中可領略到甚麼,或許每個人體會到的各有不同。許多人對現況感到混亂和不解,自己除了回溯翻閱的著作書籍中獲得靈感,也盼望無論身處何方,盡可能仔細地忠實地理解人性。
黃之鋒
在從前的日子,有時好些人都會用最純粹最壁壘分明或正邪對決的二元視覺看待事態,習慣將人們區別為好人和壞人;若果被歸類為「正派」的角色表現超出自身接受範圍,遭貶斥為「一定係鬼」也不罕見。其實往日盛極一時的捉鬼論之所以流行,某程度源於人們在看到表現不符個人標準尺度者之際,往往傾向片面地解讀為「一定係對家派來我方潛伏搞事嘅人」;同時預設了「(特別是)自己(有私交的)人」的純正性及必定存有正當動機。這類定型和標籤,使我們疏於思考和理解複雜的人性。即使是同一旗幟之下,每個人的動機、欲望與追求,即期望達致的自我實現,其實一直都存在相當多的差異。
輾轉見證種種至今,大抵已有更多人明白「團結不分化」從來不應該是個「一句了事」平息爭端的萬能KEY。即使是同路人,在遭遇試煉時,其舉動令人失望、不忿、為之不齒也可以是不下於所謂「對家的人」。固然對同行的人所造成的傷害或有猶如十小辣至大辣般的程度分野,但對於坊間急於為種種令人失望的行徑搬出理由,嘗試尋找合理的解釋,包括「定必有難言之隱」、「本意為善」,或迴避不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這都反映人們由適應、消化到從來實相就沒有那麼純粹無瑕。
當然,每人皆有自己的苦衷。相較從前簡單地把加害者及受害者區分於兩個陣營,若仍對事態保持關心的話,都該意識到「受害者」與「加害者」兩個身份會有重疊的光境。重點在於我們需要突破以二元理解當前的局面,儘管實踐起來殊不容易。近日不時想起去年讀過納粹集中營倖存者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著作《滅頂與生還》,當中李維對集中營經驗的省思和感悟。據書中附錄簡介,此傳記「觸及人類道德責任最重要的關鍵議題,不再討論遣送(猶太人)的過程和滅絕經驗,談的是記憶如何運作權力的「微物理變化」,以及如何定義「通敵」這個「灰色地帶」。謹摘錄數段作分享:
————「集中營內部的人際關係網絡並不簡單,不能簡化為受害者和迫害者兩個陣營⋯⋯剛到集中營的人不分老幼,都預期自己會進入一個恐怖但可以理解的世界,一個符合我們自古以來認同的簡單模式的世界:『我們』在內,敵人在外,敵與我之間隔著一條涇渭分明的地理界限。然而進入集中營後受到的衝擊教人猝不及防。我們被扔進一個不只恐怖,而且難以理解的世界,一個無法套用任何模式的世界,敵人不慬在周圍環伺,也在我們之中,『我們』失去了界限,競爭者不再是對立的兩方,也不再有明確的單一邊界,取而代之是模糊不清的諸多邊界,甚或是每一個個體與個體之間不計其數的邊界。」(P.55)
————「在進一步討論變造過往記憶(以及其他記憶,這個觀察適用於所有記憶)之前,必須知道扭曲事實往往受限於事件本身的客觀性⋯⋯一般而言,我們很難否認自己做了某個行為,或否認這個行為發生,但是⋯⋯促使我們做出該行為的背後動機,以及行為發生當下的情緒反應⋯⋯『你為什麼做那件事?』或『你做那件事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這類問題的答案向來不可靠,因為心境本來就易變,而要記住當時的心境無異於天方夜譚。」(P.46)
————「當然,這些說詞,以及許許多多他們或在他們彼此之間可以說,但最終沒有說出口的那些話,都不能從字面上來看。我們不能期許這些曾經親歷絕境之人說出符合⋯標準⋯⋯他們其實是在抱怨,在詛咒,是贖罪,也是為自己開罪,試圖找回自己。我們聽到的是自我解放的情緒渲洩,不是讓人難以正視的事實真相。」(P.69)
————「其實(羅茲猶太隔離區委員會主席)盧姆科夫斯基這個人物比他截至目前為止表現出來的更為複雜。他不只是叛徒和通敵共犯,就某個程度而言,他除了要讓別人相信,也得慢慢說服自己,相信自己是彌賽亞,是他子民的救星,所以他應該偶爾也想過要行善。因為必須施恩於人,才能覺得自己是個善人,即便貪官汙吏也樂於享受自己是大善人的感覺。弔詭的是,從心理上以加害者身份自居的他,有時候會改以被迫害者自居,或兩種心態同時並存。對此,(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曼說,那是因為人類是混亂的生物。我們可以補充說明:面對的壓力越大,人就會變得更混亂,然後失去判斷能力,跟羅盤在地磁南北極會失控亂轉一樣。」(P.80)
————「因為創傷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創傷的後延性,嵌入事件後的每一個日常中。它既抽象又實存,見不到血用模糊,但每一次呼吸,都能讓傷口疼痛;引發傷痛的事件早已成為過去,但傷痛的感知,卻永遠在當下,在每一個生命呼吸的當下,也在每一個將成為當下的未來。就是這點讓人無法忽視。政治暴力創傷,更是永恆的現在進行式,因為當施暴者⋯是整個體制,當事人身在其中,傷痛源沒有消失,仍在四面八方,根本無路可逃。除非你找到直面它的方法,除非你找到與它協商共處的路徑。」(P.6)
在以上摘錄段落當中可領略到甚麼,或許每個人體會到的各有不同。許多人對現況感到混亂和不解,自己除了回溯翻閱的著作書籍中獲得靈感,也盼望無論身處何方,盡可能仔細地忠實地理解人性。
黃之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