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偉國
在政權建政的週年大日子前後,是時候好好重溫一下大家關心的問題:「幾時滅亡?」
對於只著重「仲有幾多年」的人來說,大概可以從歷史找到線索,例如逢「九」必亂,無論是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1919年的五四運動;1929年華爾街股市大跌導致全球經濟大肅條,更引發在1930年代德國、日本等極權政府的興起;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引致第二次世界大戰;1949年國民政府戰敗和中共建政;1989年的六四事件;2019年香港的反送中運動等。當然有人會問2029年或之前會否是另一個契機?
為聚焦討論,外部因素(例如發動對外戰爭失敗引致外力干預)並不涵蓋在討論的範圍。筆者提出以下七點,可視為掌握時局的重點:
一、隨著科技、人工智能及生物科技的發展,加上現存以組織為單位的控制,政權對人民的操縱更細緻入微,人民的一舉一動被跟蹤及紀錄,私隱的活動空間更細,作反的難度更高;
二、即使多年來的濫權、貪污腐化、以權謀私,由此做成不少涉及人命傷亡的重大事故,但無法撼動政權,人民接受亂政恆常化;
三、現時沒有一股反對的勢力直接對現政權及政治精英構成壓力與威脅,所謂朱元璋、李自成、孫中山、毛澤東等經驗已不適用;
四、權力核心內的政治精英面對國內日益惡化的狀況,受制於既得利益的框框,既無能力改變現實,又無勇氣去挑戰及推翻現政權;
五、大部分民眾仍然抱有一種保守和聽天由命的心態,即使現實可能去到最極端惡劣及痛苦的狀態,他們早已被馴化,選擇忍受及接受現實;
六、多年來的愛國及洗腦教育,既形成一班自以為是既得利益者的支持者,又做成另一班犬儒主義者,兩班人的共同點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袖手旁觀的利己主義者;
七、經濟上,縱然因為疫情及外國的脫鉤而大不如前,但從跡象觀察,一至二綫城市尚未出現經濟及糧食危機。
由此觀之,有人用「潰而不敗」來形容當下的狀況,但不敗可以是永恆嗎?根據歷史及經驗的推敲,本文提出以下觀察:
一、任何更細微的操縱,是建基於施控者在執行過程中得到實質的利益及侵犯別人權力而得到快感,以被控者對被操控過程中產生的馴服及恐懼。
但是若果發展極端的情景,例如被控者的自身生存及安全受到威脅、基本生活及物質的需要不能夠再維持。當去到最絕望的境地,坐以待斃是唯一的結局時,就是先靠一小撮人作先行者,然後其他人響應加入。即使過程中被殘酷鎮壓,但若果去到「反又死,不反又死」的臨界點,「作反才能夠保命保家人」的想法得到響應,導致參與人數及活躍程度不斷上升,有效超越權力、科技及人工智能枷鎖的時候,就能夠突破不可為的宿命。
二、今年七月斯里蘭卡因國家破產而導致示威群眾佔領總統府,時任總統流亡海外,反政府勢力不再局限是某一股力量或組織,而是以全民起動的形式出現。
過程中軍隊沒有介入,有利於推翻政權。因此,軍隊的態度成為其中一個關鍵。當然軍隊既可以保著現政權,或者根據自身的需要支持某些人上台,結果不同地區或派系的勢力互相對峙或攻擊,已是現政權倒台後開始了另一個亂局的狀況。
三、無論是政治精英、順民、犬儒或者是既得利益者,均不是支撐政權的支柱;萬一政權動搖到站不住腳的時候,即使不跳船逃走,但不代表他們以行動捍衛政權,甚至有可能利用亂局撈最後一筆油水。過程中出現樹倒猢孫散的場面,眾叛親離加速政權的崩潰。
四、經濟崩潰是導致政權倒台有力的手段,1991年蘇聯解體,其中一個關鍵是當年美國總統列根對蘇聯發動經濟戰爭:包括爭取沙特阿拉伯壓低石油價格、以減少蘇聯外貿盈餘;游說西方盟國禁止對蘇聯輸出高科技;散布假的工業技術情報;美國發展星球大戰計劃,誘使蘇聯投放大量資源進行軍備競賽,加劇其經濟危機;及收縮西方對蘇聯的信用貸款,導致無法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等。1985年後石油價格暴跌,同時間沙特阿拉伯大量增產,導致油價急跌,蘇聯賣油收入滅少;加上維持達十年的阿富汗戰爭連連失利,做成國內嚴重的財政問題,為日後蘇聯解體奠定基礎。
本文無意就題目提出結論,但更重要的是更多人認真、批判及紥實的思考,為分崩離析的未來好好準備。
政權幾時滅亡?
前往
- 新聞
- ↳ 香港新聞
- ↳ 財經新聞
- ↳ 中國新聞
- ↳ 台灣新聞
- ↳ 世界新聞
- ↳ 美國新聞
- ↳ 專題
- ↳ 黎智英案
- ↳ 23條
- ↳ 47人案
- ↳ 721
- ↳ 屠龍小隊案
- ↳ 熱點話題
- 金融財經
- ↳ 地產
- ↳ 加密貨幣
- ↳ 香港股市
- ↳ 美國股市
- ↳ 投資策略
- 海外生活
- ↳ 活動
- ↳ 組織
- ↳ 美國 USA
- ↳ 北加州 Northern California
- ↳ LA, San Diego, Southern California
- ↳ 德薩斯克 Texas
- ↳ Austin Texas
- ↳ Houston
- ↳ Dallas
- ↳ Frisco
- ↳ Plano
- ↳ 紐約 New York
- ↳ 亞利桑那 Arizona
- ↳ 西雅圖 Seattle
- ↳ Sacramento
- ↳ Washington DC
- ↳ Atlanta
- ↳ Boston
- ↳ Chicago
- ↳ DC Maryland Virginia
- ↳ Florida
- ↳ Las Vegas
- ↳ Michigan
- ↳ Minnesota
- ↳ North Carolina
- ↳ Pennsylvania
- ↳ Philadelphia
- ↳ 英國 England
- ↳ Aberdeen
- ↳ Aylesbury
- ↳ Birmingham
- ↳ Bishop’s Stortford
- ↳ Bolton
- ↳ Brighton
- ↳ Bristol
- ↳ Brunswick
- ↳ Cambridge
- ↳ Cardiff
- ↳ Chichester
- ↳ Colchester
- ↳ 克魯 Crewe
- ↳ Durham
- ↳ Edinburgh
- ↳ Exeter
- ↳ Glasgow
- ↳ Guildford
- ↳ 北愛爾蘭 Ireland
- ↳ Kingston
- ↳ Leeds
- ↳ Liverpool
- ↳ 曼徹斯特 Manchester
- ↳ Milton Keynes
- ↳ 倫敦 London
- ↳ Newcastle
- ↳ Nottingham
- ↳ Oxford
- ↳ Reading
- ↳ Scotland
- ↳ Sheffield
- ↳ Solihull
- ↳ Southampton
- ↳ St. Albans
- ↳ Sutton
- ↳ Swansea
- ↳ Swindon
- ↳ Tunbridge Wells
- ↳ Warrington
- ↳ Watford
- ↳ Yorkshire
- ↳ Eastbourne
- ↳ Wales
- ↳ 加拿大 Canada
- ↳ 多倫多 加拿大 Toronto Canada
- ↳ 溫哥華 加拿大 Vancouver Canada
- ↳ Calgary
- ↳ Edmonton
- ↳ Winnipeg
- ↳ 滿地可
- ↳ Halifax
- ↳ Ottawa
- ↳ 澳洲 Australia
- ↳ 悉尼 澳洲 Sydney Australia
- ↳ Brisbane
- ↳ Melbourne
- ↳ Victoria
- ↳ 珀斯 Perth
- ↳ Adelaide
- ↳ Gold Coast
- ↳ Christchurch
- ↳ 坎培拉 Canberra
- ↳ Macgregor
- ↳ 台灣
- ↳ 德國
- ↳ 日本
- ↳ 紐西蘭
- ↳ 歐洲
- ↳ 韓國
- 各行各業
- ↳ 會計 Accounting
- ↳ 金融 Finance
- ↳ 工作面試 Jobs Interview
- ↳ 建造 Construction
- ↳ 教育 Education
- ↳ 設計 Design
- ↳ 工程 Engineering
- ↳ 飲食 Food and Drive
- ↳ 信息技術 IT
- ↳ 物流 Logistics
- ↳ 醫療 Health
- ↳ 零售 Retail
- ↳ 製造業 Manufacturing
- ↳ 搵工討論
- ↳ 創業
- ↳ 房地產 Real Estates
- ↳ 求職廣告
- ↳ 職位空缺廣告
- ↳ 公務員
- ↳ Software
- ↳ Hardware
- ↳ 各行各業討論
- ↳ 參軍
- 男女關係
- ↳ 婚後討論
- ↳ 戀愛討論
- ↳ 愛情廣告 - X找Y
- 興趣
- ↳ 寵物
- ↳ 烹飪
- ↳ 電影
- ↳ 汽車 Auto
- ↳ 美容心得
- ↳ 體育世界
- ↳ 貼圖影片
- ↳ 學術文化
- ↳ 數碼科技
- ↳ 影視娛樂
- ↳ 電腦遊戲
- ↳ 購物貼士
- ↳ 軍事
- ↳ 紫微斗數
- ↳ 健康醫療
- ↳ 旅遊探險
- ↳ 音樂
- ↳ 家庭與兒童教育
- 校園
- ↳ 美國大學
- ↳ 英國大學
- ↳ 海外大學
- ↳ 高中和小學
- 光復香港
- ↳ 組織
- ↳ 活動
- ↳ 新聞
- ↳ 討論
- ↳ 黑警/親共人士資料
- ↳ 加拿大
- ↳ 美國
- ↳ 英國
- ↳ 黑警
- ↳ 被捕人士收信部
- ↳ 文宣
- ↳ 科技資訊
- ↳ 中國民主運動
- ↳ 法庭新聞
- 黃色經濟圈
- ↳ 推薦
- ↳ 投訴
- ↳ 活動
- ↳ 討論
- ↳ 店舖資訊
- 管理處
- ↳ 投訴部
- ↳ 常問問題
-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