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完善」之後的第一屆區議會「選舉」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12, 2023 4:51 am
emily
「完善」之後的第一屆區議會「選舉」,或稱為投票活動較貼切,最終投票率 27.45%,創下歷屆新低,首次未能「過三」,極低投票率背後,有幾點值得留意。

其一,雖然投票率直插谷底,但投票頭兩小時,投票率其實算高,第一個鐘高見 3.12%,第二個鐘亦是 3.12%,合計 6.24%。

3.12% 是甚麼概念?

香港歷來最高投票率的選舉,2019 區選,第一個鐘的投票率都只是 3.82%;再多一個參考,2015 區選,第一個鐘投票率只有 1.28%,頭兩個鐘合計都只有 3.85%,而這兩次選舉最終投票率、15 為約 47%、19 年約 71%。

雖然今次選舉延遲了一個鐘才開始投票,但頭兩個鐘反常的高投票率,反映政府出盡奶力谷票,某程度上收效,舉凡由社署接阿公阿婆投票、邊境投票站、出口術迫公務員投票等等,都是例子。

但頭一、兩個鐘的高投票率,反襯出的是後繼無力,特別是最後四個半鐘投票時間(連加時),總計投票率都只是微升了3%,四個半鐘只是多了13萬人投票,以全港 600 多個票站計,這段時間平均每個票站只有約 210 人投票-一分鐘得 0.8 個人投票。

兩相結合,大概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今屆區選的主力,是晨早流流去投票的長者,放工或入夜才去投票的較年輕一群,無論如何催票都催不出來。

其二,雖然投票率創新低,但整體建制的鐵票其實與以往相約。

假設今次會投票的都是支持建制派(難道不是?),總體人數 119.3 萬人;相比下,19區選建制派得票約 120.6 萬,人頭大概少 1.3 萬。

再參考 2021 年「完善」後的立法會「選舉」,「建制」的總得票約 123.3 萬,亦只是比今屆多約 3.9 萬。

當然,19 年的選民總數僅約 413 萬人,今屆大增到 433 萬,多少有助「選情」,但另一邊廂,極端缺乏「對家」競爭、候選人千人一面、空降者眾,都嚴重影響投票意欲,一加一減何者影響較大難以判斷。

然而大可以假設一點:這差不多120萬人,幾乎是「投票喪屍」,選制如何、選區如何劃、候選人是誰、對手存在與否,他們都是召之即來、來之即投的基本盤,無論政府這幾年施政有多天怒人怨,都不會出現巨大變化,未來亦然。

其三,區選又回到老套路:揀熟人、揀大黨,換言之,又是蛇齋餅粽的遊戲。

若只計算地區直選,44 區88 個議席中,民建聯每區派一人贏了其中 41 席、工聯會 18 席、新民黨 5 席、經民聯 4 席、自由黨 2 席,合共已經 70 席,而且這些人不少都是 19 年建制大敗後才出現的新人。

餘下的 18 席餅碎,幾乎都由地區勢力人士瓜分,例如梁福元之子梁明堅、康城城主方國珊、灣仔連任的李碧儀等。

反而一眾空降的「明星」,例如「建制KOL」黑超哥許民楓、肥仔傑莫嘉傑、香港政研會的鄧德城、電視藝人宋芝齡,以及一些細政黨幾乎全軍覆沒。

當然,最終區議會勢力分布,由「三會互選」和政府委任的八成議席決定,但單論市民有份參與投票遊戲的部分,玩法又變回舊時那套。

結論:以往香港常有「小圈子選舉」之說,一般是形容極少數人有份投票、更少數人有份參選的特首揀選機制﹐而今原本民主成份最高的區選,亦變成了另一種小圈子:少數人才有興趣投票、更少數人有份參與、選舉結果無關痛癢的分餅仔投票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