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 Wong
https://www.facebook.com/ray.wong.3785
【我又搞組織啦】
轉眼間,今年已經係離開屋企嘅第5年。離開前嘅不安及焦慮,喺難民營嘅抑鬱同罪疚感,一九年香港運動爆發時果種世界正在崩塌嘅感覺,呢一切都好似只係琴日嘅事。感覺自己仍然係當日一臉怒氣,嗌「三 二 一」然後衝向警察果個黃台仰。可惜現實係呢個黃台仰已經無機會出現,過去的就只能讓它過去。
近年每次有關我嘅訪問出街後,都會見到好多人留言話我唔同咗同成熟咗,唔再係以前鳩屌鳩衝嘅MK仔。每次聽到有人講「你真係大個咗」,我都唔知值唔值得開心。一方面當然興幸自己知識上,以至為人處事上嘅成長,大家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呢啲改變某程度上係為勢所迫。如果有得揀,好似有得鳩屌咁做人開心啲。但係Be Water嘛,靈活做人,願意放低ego,其實都係一種修煉嚟嘅。
仲記得一八年嘅時侯第一次去國會見議員,果陣未學德文,英文又1999 ,其實好唔想去獻醜。但係心裡面知道呢個係責任,呢個係我決定離開香港嘅原因。若果我離開,但唔係因為想喺外面繼續為咗當初嘅理念做啲嘢嘅話,咁我就真係好多人眼中嘅「搞完事走咗去嘅衰仔」。抱住呢個唔願意都好都要將香港嘅事話俾更多人知道嘅心態去做,叫做成功喺旺角事件判刑時,拉咗幾個德國國會議員出篇聲明表示關注。可能大家覺得出聲明無咩用,但係喺一八年嘅語境,德國議員對香港反抗運動嘅認知近乎零,可以拉到班德國議員為一班所謂嘅「暴徒」發聲,其實真係唔容易。亦都係咁樣,我開始咗同Hong Kong Watch合作,喺德國及歐盟進行倡議工作。
我喺一八年嘅五月初就已經成功拎到庇護,但係我等到一年後嘅五月底先正式上水,公開我嘅難民身份。原因係因為唔想浪費咗一次成為媒體焦點嘅機會 (作為主權移交後第一個因為政治因素而取得庇護嘅case,我知道點都會有啲新聞價值嘅)。當時嘅諗法係,若果一拎到庇護就馬上就彈出嚟,果啲對我及香港嘅關注未必能夠materialise,為具體嘅行動或議題注入能量。所以當時想等一個適當嘅時機,而果陣估計開始廿三條立法果陣就係時侯了。
直到一九年開始傳出要推送中條例後,見到民陣搞嘅遊行一次比一次多人,成個公民社會開始有返目標,有種風雨欲來嘅感覺,我就認為呢個就係一路等嘅時機。然後就開始同各方嘅朋友溝通,希望可以maximise我取得難民嘅呢單新聞,同埋將呢啲attention轉移落去送中條例嘅運動。慶幸有Hong Kong Watch嘅幫助,動用佢哋嘅傳媒網絡,李東昇同我嘅case得到各大國際媒體嘅報道,我為New York Times寫嘅文章更登上頭版。德國綠黨亦安排咗一場喺德國國會嘅活動,讓我對德國各黨派議員及政府官員分享自身經歷同對送中條例嘅擔憂。
因為同幾位德國議員建立咗信任,所以當運動爆發後,好快就請到佢哋簽呢份簽果份聲明,向政府政壓等等。當Joey Siu同 張崑陽 Sunny Cheung代表大專學界到德國做lobbying時,我亦安排佢哋同德國外交部及唔同黨派嘅議員見面。
當時其實對德國及歐洲政治只懂皮毛。但由於果陣香港佔據媒體大篇幅版面,本身支持我哋嘅議員及官員都十分自動自覺去做可以做到嘅事,所以唔需要太多好technical嘅知識。當時嘅工作,更多係同唔太了解或有興趣了解多啲嘅政客溝通,希望說服佢哋支持我哋嘅運動。簡單而言,就係令本身唔支持我哋嘅人支持我哋。
直到運動後期開始有手足需要流亡,有人嚟到德國申請庇護。自此又多咗一個任務就係協助流亡手足。雖然唔係好多手足選擇嚟德國,但係每一個嚟嘅,幫到我都會盡幫,由分享經驗講解申請流程,到擔當樹窿,聽佢哋分享情緒及糾結。
自武肺爆發開始,大多數嘅倡議工作都轉為網上,加上媒體焦點轉移到疫情上,所以多咗時間及精神投放喺學業上。喺德國用德文讀過書嘅人就會明白,就算拎到C1 真係唔代表識德文。仲記得第一個sem嘅大部分堂,我只能夠集中20分鐘去聽。當腦力用盡後,就算再點push自己專注,都唔再聽得入腦。而且讀嘅係政治同哲學,用嘅字唔太常見,academic writing嘅句式又刻意寫到無意義地複雜,所以一開始睇reading時,真係需要花好多時間慢慢查字典同actively分析句子結構。Life is too short to learn German。其實真係無錯。
呢個學習過程令到我有機會有系統地去認識德國嘅政治制度、文化、歷史等。好多喺大家眼中認為德國唔合理嘅地方,其實就算了解哂個問題背後嘅脈絡,大多數嘅問題我仍然係認為唔合理。不過我同喺Facebook鳩up嘅人唔同嘅係,我有在地嘅知識,容許我從佢哋嘅角度出發去理解及思考問題。德文能力及對德國嘅認識,對於喺呢邊嘅倡議工作大有幫助。特別係當倡議工作唔再只係流於叫人支持,而係要將已有嘅支持轉化成具體政策嘅改變。
因為需要時間讀書同融入呢邊生活(即係遊山玩水),過去幾年都相對被動,好少帶頭發起什麼組織或團體,多數都係受邀請而加入,例如《如水》雜誌咁。可以話我係passivist多過activist。直至上年德國大選,先至聯同石賈墨同David Missal發起咗《德國對華政策放大鏡》呢個project。亦都係因為搞呢個project,加上新政府上場,令我開始思考係咪時候可以變得更active,同埋應該如何做更多。
德國嘅倡議工作對比起其他國家絕對可以話係uphill battle。除咗語言、政治文化,以至辦事模式同港人相對熟悉嘅國家好唔同之外,德國對於中國嘅依賴亦係咁多西方大國之中最為嚴重的一個。前兩日,德國最大僱主組織the Federation of German Employers' Associations嘅主席表示,德國對中國嘅依賴係「巨大的」,要短時間內降低對中國嘅經濟依賴係無可能。若然中國真係武力侵台,而德國跟隨美國同中國全面脫勾的話,佢認為,唯一嘅後果就係德國嘅經濟會崩潰。呢一個經濟利益為首嘅narrative一直都主導著整個對華政策嘅討論。呢個narrative認為德國嘅經濟唔單止影響到德國人嘅well being,對於東西德融合以至歐洲一體化都有深遠嘅影響。好多中東歐國家(例如波蘭同捷克)嘅經濟依賴德國,亦變相間接依賴中國。當德國一陷入混亂,整個歐洲都會同樣陷入混亂,大規模暴動、戰爭可能就會出現。
咁德國係咪只有接受失敗主義一條路,just give in without a fight?
因為一九年香港運動、武漢肺炎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德國已經開始重新審視過去嘅對華政策,以及對極權國家嘅依賴。喺德國社會有關烏克蘭戰爭嘅民調就見到,大多數嘅德國民眾願意冒著經濟風險而繼續支援烏克蘭。由此可見,群眾並非如大多數商人及政客所想,只著重物質生活。喺關鍵時刻,國家安全及普世價值係不能妥協。
提倡外交政策應「價值主導」嘅綠黨嘅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喺日前一個訪問入面就透露,未來德國嘅國家安全策略將會聚焦喺降低對極權國家嘅經濟依賴,當中以降低對中國嘅依賴最為重要。但係具體措拖有啲咩就要等到份策略出台先知。整體而言,德國社會近年終於驚覺中國對其經濟及國家安全嘅威脅,但係對中國嘅依賴並唔係可以眨吓眼就無咗。而家嘅策略就係一方面盡量避免踩到中國嘅紅線 ,避免影響到經濟;另一方面,盡快降低對中國嘅依賴,防止被北京經濟勒索。
喺呢個語境下,喺德國嘅香港人可以扮演一個點樣嘅角色呢?德國從來都唔係香港人嘅熱門移民地點。根據外交部嘅數據,大概有三千幾個香港人喺德國居住。當中大多數都係學生或打工,真係打算喺德國長期定居嘅可能一半都無,而入咗籍有投票權嘅可能五百個都無。喺德國嘅香港人無辦法好似喺加拿大、英國嘅香港人咁,成為選舉中政客不容忽視嘅族群。
話雖如此,即使規模相對細,但呢邊仍然有十分活躍嘅港人社群。例如 Hongkonger in Deutschland e.V. 香港人在德國協會,佢哋發起各種活動連結在德港人,又頻頻舉辦文化活動及聯同其他受中國壓迫嘅族群發起示威抗議。佢哋嘅行動證明在德港人願意及能夠成為德國公民社會嘅一部分。但係每個組織都有其局限,而德國港人社群就需要一個較為政治性嘅組織將香港人嘅聲音帶入德國對華政策嘅討論,以及從港人嘅角度喺德國持續對抗上面提到主流嘅「經濟主導」narrative。正正就係因為見到呢個需要,經過一番掙扎後,我同幾位朋友就決定成立一個能夠將港人聲音帶入德國政治議程及公共討論嘅組織。
Freiheit für Hongkong(FfHK)就係喺呢個背景下成立。慶幸有石賈墨呢位熟悉德國官僚制度嘅人兄幫手,我哋先能夠排除萬難喺疫情期間向出哂名慢嘅柏林相關部門成功註冊並取得charity status。唔係講笑,喺德國搞得掂呢啲嘢已經可以算係一大成就。除咗石賈墨呢位知名居德港人之外,另外嘅兩位共同創辦人包括,一直關注香港同中國人權問題嘅德國activist David Missal,同埋「香港人在德國協會」嘅祕書長 Prof. Dr. Amy Siu。因為同「香港人在德國協會」嘅緊密關係,我哋能夠了解在德港人嘅想法,從而將港人嘅聲音透過唔同嘅渠道帶入公共討論。
如前所言,德國嘅倡議工作係一場uphill battle,但係同時亦都係一條必要嘅戰線。小弟並無雄才偉略,為光復香港提供一個宏大藍圖,但係我仍然希望盡己之力,做能所及嘅事為香港民族嘅發展出一分力。成立呢個新嘅組織係德國港人社群發展嘅一個里程碑。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Like and share Freiheit für Hongkong
*如果有喺德國嘅香港人想幫手,歡迎PM我
圖 :Julian Schade / instagram @julian_schnitzel See less
Freiheit für Hongkong
前往
- 新聞
- ↳ 香港新聞
- ↳ 財經新聞
- ↳ 中國新聞
- ↳ 台灣新聞
- ↳ 世界新聞
- ↳ 美國新聞
- ↳ 專題
- ↳ 黎智英案
- ↳ 23條
- ↳ 47人案
- ↳ 721
- ↳ 屠龍小隊案
- ↳ 熱點話題
- 金融財經
- ↳ 地產
- ↳ 加密貨幣
- ↳ 香港股市
- ↳ 美國股市
- ↳ 投資策略
- 海外生活
- ↳ 活動
- ↳ 組織
- ↳ 美國 USA
- ↳ 北加州 Northern California
- ↳ LA, San Diego, Southern California
- ↳ 德薩斯克 Texas
- ↳ Austin Texas
- ↳ Houston
- ↳ Dallas
- ↳ Frisco
- ↳ Plano
- ↳ 紐約 New York
- ↳ 亞利桑那 Arizona
- ↳ 西雅圖 Seattle
- ↳ Sacramento
- ↳ Washington DC
- ↳ Atlanta
- ↳ Boston
- ↳ Chicago
- ↳ DC Maryland Virginia
- ↳ Florida
- ↳ Las Vegas
- ↳ Michigan
- ↳ Minnesota
- ↳ North Carolina
- ↳ Pennsylvania
- ↳ Philadelphia
- ↳ 英國 England
- ↳ Aberdeen
- ↳ Aylesbury
- ↳ Birmingham
- ↳ Bishop’s Stortford
- ↳ Bolton
- ↳ Brighton
- ↳ Bristol
- ↳ Brunswick
- ↳ Cambridge
- ↳ Cardiff
- ↳ Chichester
- ↳ Colchester
- ↳ 克魯 Crewe
- ↳ Durham
- ↳ Edinburgh
- ↳ Exeter
- ↳ Glasgow
- ↳ Guildford
- ↳ 北愛爾蘭 Ireland
- ↳ Kingston
- ↳ Leeds
- ↳ Liverpool
- ↳ 曼徹斯特 Manchester
- ↳ Milton Keynes
- ↳ 倫敦 London
- ↳ Newcastle
- ↳ Nottingham
- ↳ Oxford
- ↳ Reading
- ↳ Scotland
- ↳ Sheffield
- ↳ Solihull
- ↳ Southampton
- ↳ St. Albans
- ↳ Sutton
- ↳ Swansea
- ↳ Swindon
- ↳ Tunbridge Wells
- ↳ Warrington
- ↳ Watford
- ↳ Yorkshire
- ↳ Eastbourne
- ↳ Wales
- ↳ 加拿大 Canada
- ↳ 多倫多 加拿大 Toronto Canada
- ↳ 溫哥華 加拿大 Vancouver Canada
- ↳ Calgary
- ↳ Edmonton
- ↳ Winnipeg
- ↳ 滿地可
- ↳ Halifax
- ↳ Ottawa
- ↳ 澳洲 Australia
- ↳ 悉尼 澳洲 Sydney Australia
- ↳ Brisbane
- ↳ Melbourne
- ↳ Victoria
- ↳ 珀斯 Perth
- ↳ Adelaide
- ↳ Gold Coast
- ↳ Christchurch
- ↳ 坎培拉 Canberra
- ↳ Macgregor
- ↳ 台灣
- ↳ 德國
- ↳ 日本
- ↳ 紐西蘭
- ↳ 歐洲
- ↳ 韓國
- 各行各業
- ↳ 會計 Accounting
- ↳ 金融 Finance
- ↳ 工作面試 Jobs Interview
- ↳ 建造 Construction
- ↳ 教育 Education
- ↳ 設計 Design
- ↳ 工程 Engineering
- ↳ 飲食 Food and Drive
- ↳ 信息技術 IT
- ↳ 物流 Logistics
- ↳ 醫療 Health
- ↳ 零售 Retail
- ↳ 製造業 Manufacturing
- ↳ 搵工討論
- ↳ 創業
- ↳ 房地產 Real Estates
- ↳ 求職廣告
- ↳ 職位空缺廣告
- ↳ 公務員
- ↳ Software
- ↳ Hardware
- ↳ 各行各業討論
- ↳ 參軍
- 男女關係
- ↳ 婚後討論
- ↳ 戀愛討論
- ↳ 愛情廣告 - X找Y
- 興趣
- ↳ 寵物
- ↳ 烹飪
- ↳ 電影
- ↳ 汽車 Auto
- ↳ 美容心得
- ↳ 體育世界
- ↳ 貼圖影片
- ↳ 學術文化
- ↳ 數碼科技
- ↳ 影視娛樂
- ↳ 電腦遊戲
- ↳ 購物貼士
- ↳ 軍事
- ↳ 紫微斗數
- ↳ 健康醫療
- ↳ 旅遊探險
- ↳ 音樂
- ↳ 家庭與兒童教育
- 校園
- ↳ 美國大學
- ↳ 英國大學
- ↳ 海外大學
- ↳ 高中和小學
- 光復香港
- ↳ 組織
- ↳ 活動
- ↳ 新聞
- ↳ 討論
- ↳ 黑警/親共人士資料
- ↳ 加拿大
- ↳ 美國
- ↳ 英國
- ↳ 黑警
- ↳ 被捕人士收信部
- ↳ 文宣
- ↳ 科技資訊
- ↳ 中國民主運動
- ↳ 法庭新聞
- 黃色經濟圈
- ↳ 推薦
- ↳ 投訴
- ↳ 活動
- ↳ 討論
- ↳ 店舖資訊
- 管理處
- ↳ 投訴部
- ↳ 常問問題
- ↳ 聯繫我們